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 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一是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 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二是劳动对象。它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 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一方面,劳动对象是进 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对 象又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不同的劳动对象直接制约着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三是劳动者。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 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 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 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 一的趋势。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 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 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 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 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 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 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 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 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 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 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 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 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 变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 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 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 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 本家的社会。”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 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 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 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判断 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 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规律。
就内容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 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将起阻碍作用。从过程上 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 本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方法论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 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标准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 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 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最后,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 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