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认识的本质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需要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唯心主义先验论

主要观点:坚持认识过程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举例: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 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 之外的“理念世界”,人的知识就来源于对其中“理念”的认识和回忆,故而提出了“认识即回 忆”的观点。

缺陷: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唯物主义反映论

主要观点:坚持认识过程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 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举例: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就明确指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 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通过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而非“天性也”。

分类: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和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直观反映论

主要观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消极地、 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 反映论。

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 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 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是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第二,能动反映论,

主要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 性的特征。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 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另一方 面,认识作为能动反映具有创造特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 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反映和创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 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 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 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 知论。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实际的认识活动,而且也会给实践带来危害。

“能动反映论”的两个突出特点(优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 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 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